分享
央視報道:新突破!鈣鈦礦電池“長壽”密碼找到了!
科研團隊成功找到延長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壽命的關鍵方法,用世界上最堅硬的材料之一石墨烯,加上特殊透明塑料,制成只有頭發(fā)絲萬分之一的超薄保護層。裝上這種保護層的太陽能電池創(chuàng)下新紀錄:在模擬日常使用的強光高溫環(huán)境下,持續(xù)工作3670小時(約153天)后,仍能保持97%的發(fā)電效率。......
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因其高效、低成本、輕量化等特點,被視為未來光伏技術的重要方向。然而,這類電池存在一個關鍵問題——穩(wěn)定性較差,難以長期使用。
3月7日,華東理工大學的一項研究成功破解了這一難題,相關成果已發(fā)表在國際頂級期刊《科學》(Science)。據悉,科研團隊成功找到延長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壽命的關鍵方法,這項難題的破解,讓人類距離用上更便宜、更輕薄的太陽能板又近了一大步。
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被稱作“未來之光”,它不僅能發(fā)電,還能做成薄如紙張、可彎曲的形態(tài),甚至能貼在衣服或窗戶上使用。但多年來,這種電池有個致命弱點:在陽光下用不了多久就會“衰老”,使用壽命遠達不到實際應用要求。
研究發(fā)現(xiàn),鈣鈦礦材料在陽光照射下會像氣球一樣反復膨脹收縮,時間一長就會“內傷”破裂。這種材料遇光會膨脹超過1%,內部晶體相互擠壓產生破壞力,就像反復折疊的紙最終會斷裂一樣。
科研人員想出了一個妙招——給材料穿“防彈衣”。他們用世界上最堅硬的材料之一石墨烯,加上特殊透明塑料,制成只有頭發(fā)絲萬分之一的超薄保護層。實驗證明,這層“防護服”能讓材料抗壓能力翻倍,把膨脹幅度從0.31%降到0.08%,就像給易碎品加了抗震包裝。
經過嚴格測試,裝上這種保護層的太陽能電池創(chuàng)下新紀錄:在模擬日常使用的強光高溫環(huán)境下,持續(xù)工作3670小時(約153天)后,仍能保持97%的發(fā)電效率。這是目前同類電池中最長的穩(wěn)定工作時間,意味著實際應用成為可能。
這項突破不僅給出解決方案,更顛覆了科學界認知。過去十年,全球科學家主要從材料配方改良入手,而華東理工團隊首次發(fā)現(xiàn)“物理損傷”這個隱藏殺手,為后續(xù)研究打開新方向。相關專家表示,這項工作重新定義了提升穩(wěn)定性的技術路徑。
研究團隊透露,該技術已開始與企業(yè)合作試驗。一旦量產,將帶來革命性變化:建筑外墻的發(fā)電玻璃、可折疊的戶外充電毯甚至給手機充電的太陽膜都可能成為現(xiàn)實。
隨著穩(wěn)定性瓶頸的突破,這項“實驗室里的未來科技”正加速走向千家萬戶,為全球綠色能源轉型提供“中國方案”。
閱讀余下全文
